粤桂协作帮扶促就业,融水绣娘用针线“织”出幸福生活

融水苗族刺绣历史悠久,工艺精湛,帮扶是促业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。近年来,融水在粤桂协作机制支持下,生活融水县将苗族刺绣产业化发展纳入协作项目清单,织通过资金扶持、粤桂用针技术培训、协作绣娘线出幸福产销对接和劳务品牌打造等“组合拳”,帮扶使这一传统工艺成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、促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融水特色产业。

今年以来,融水县将特色产业培育作为协作帮扶促就业专项工作内容之一,织而融水苗族刺绣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市场潜力,正成为粤桂协作赋能发展的非遗项目。
在粤桂协作平台的支持下,融水县锦绣苗山刺绣有限公司不仅升级了生产设备,还引入了更高效的电脑绣花技术。在融水县锦绣苗山刺绣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,工人们正专注地操作机器、修剪线头,赶制苗族刺绣订单。该公司负责人梁瑞辉介绍:“目前厂里有12名工人,大部分来自周边农村,其中包括脱贫群众。员工每月收入约4000元,最高的能达5000元。接下来,我们将持续扩大生产规模,可以再吸纳农村劳动力50名,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和增收。”
同样忙碌的场景也出现在融水镇西廓村的龙祥电脑绣花厂。在这里工作4年的何女士说:“每月3000到4000元的收入,让我既能照顾在县城读书的孩子,又有了稳定收入,我觉得很满意。”


据厂长韦忠祥介绍,以前融水苗族刺绣产品主要销往融水县本地及贵州省的苗族地区,现在通过粤桂协作搭建的展销平台,我们产品走进了广东的商场和专卖店,订单量也翻了一番。


得益于粤桂协作资金资源优势,融水县正不断创新苗绣发展模式,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绣娘”模式推动苗族刺绣产业化发展,不仅传承保护了历史悠久的苗族刺绣工艺,更让传统手工艺在粤桂协作的赋能下,成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“致富法宝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和非遗文化魅力。
来源:粤桂协作
- ·3万农户收入翻一番!高要这个特色产业很“高桂”
- ·看今年3·15河北省消保委消费维权的十件事
- ·安徽省2021年度打击侵权假冒十大典型案例发布
- ·广西:建强“五支”队伍 提升“五种”能力 助推“十四五”药品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
- ·预制菜争议持续发酵,餐馆如何打消食客顾虑?
- ·2022年内蒙古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这样干!
- ·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全省市场监管执法稽查工作暨民生领域“铁拳”行动部署视频会
- ·甘肃省市场监管局等三部门联合开展全省教育收费专项检查
- ·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新马航线升级
- ·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“铁拳”行动 严惩民生领域十类违法行为
- ·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规范网络市场秩序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
- ·广西市场监管局连夜部署排查“非标”电缆 “超标”“电驴” “土坑”酸菜
- ·超受追捧!广东绿色优质农产品推介会举办
- ·北京:《条例》实施首日办理首例歇业登记
- ·共促消费公平 助力健康发展
- ·甘肃省市场监管局等三部门联合开展全省教育收费专项检查
